有效期内知识产权情况:
ZL201910070698.3大鳞副泥鳅多态微卫星标记位点、引物及其应用;ZL201810619814.1一种大鳞副泥鳅微卫星家系鉴定方法及其应用;ZL202120375914.1一种可替换循环水养殖装置;ZL202021837080.3圆筒形鱼类幼鱼体长测量装置;ZL201921372617.0一种鱼类黏性卵孵化率、成活率计数装置;ZL201820050847.4一种拼装式泥鳅孵化养殖装置;ZL201420702719.5稻鳅立体种养沟溜式稻地;ZL201420702055.2一种泥鳅养殖池;ZL20
详细信息:
1.首次对天津地区野生黄板鳅群体进行种质资源调查和遗传多样性评估,建立黄板鳅种质资源数据库;优化示范泥鳅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实现天津市泥鳅苗种的规模化生产;首次将质量管理体系-HACCP管理模式应用于黄板鳅养殖业;2.创建了黄板鳅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系统,建立了从苗种繁育、标准化养殖、出口泥鳅质量安全控制等完整的泥鳅产业化技术应用体系和生产基地并示范推广;3.项目组织培训11次,培训1200余,每年培育优质泥鳅苗种45亿尾,养殖面积1.1万亩,八年养殖产量3.85万吨,产值6.08亿元,效益1.21亿元,经济效益显著。建立了种质改良-苗种繁育-设施装备-饵料饲料-环境调控-疾病防治-加工追溯-出口营销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建成北方最大的泥鳅苗种繁育、成鱼养殖、出口创汇的泥鳅产业基地。4.发表学术论文专著9篇,其中SCI论文2篇,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7件,制定泥鳅养殖企业标准和6项,技术规范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