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我国每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超过2亿吨,且每年增长约8%-10%,到 2020年预计可达2.5亿吨,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逐年提高,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大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已超过 90%,但我国农村部分,无害化率仅为60%。垃圾处理面临占用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仍然以填埋为主,但以焚烧技术为代表的能源化利用技术增长很快。该技术伴随着设备投资高、产生强致癌剧毒物质、重金属污染、工艺优化不足等缺陷,急需探寻其他方法。该项技术利用气化熔融技术原理,对垃圾进行减容减量处理,处理后体积减小90%以上,大大降低填埋场的压力。气化熔融技术真正做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可以做到二噁英、重金属污染物的超低排放,环保性能大大优于目前的垃圾焚烧技术,消除公众抵触情绪,易于推广。
成果核心创新点:
1. 针对我国垃圾特点:高含水率、成分复杂、热值较低。
2. 有机结合垃圾前处理技术:挤压脱水、筛分、分选。
3. 充分利用气化熔融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气、余渣,保证处理过程的经济性。
4. 通过系统工艺优化及多种环保技术相结合,保证处理过程的环境友好。
5. 二噁英排放值<0.05-0.005ng-TEQ/Nm3,大大低于新国标 0.1 ngTEQ/Nm3 重金属熔渣重金属浸出率。
6. 熔渣重金属浸出率各项指标在国家标准的 1/10 以内。
7. 硫、氯、氮等污染物排放均达到国家标准。
成果详细用途:
“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总投资将达到 17 万亿以上,固废处理行业投资将达4 万亿元。根据统计年鉴推算:2018年,全国产生城市垃圾约2.3亿吨;逐年增长速度4%-5%,以处理规模为100t/d的垃圾处理设施为例,垃圾气化熔融装置需求至少在2000套以上。全国668座大中城市,2856个县级单位,假设平均每个城市需要2个垃圾处理设施,平均每个县城需0.5个垃圾处理设施,除去全国已有垃圾处理设施627个,则垃圾处理设施还需2000套以上。
预期收益说明:
假设垃圾处理成本约 180 元,处理补贴约 120 元,每吨垃圾的发电量约 550 千瓦时 /吨,电价约为 0.65 元/千瓦时,装置年运行 330 天,则日处理量100 吨的垃圾气化及 飞灰熔融项目可获得年收益约 968 万元,约 4年可收回投资成本,现有垃圾焚烧项目的 投资回收期普遍在 8~10 年。而随着装置规模的增大,发电效率和吨单位投资成本会进 一步下降,可进一步缩短投资回收期。
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