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直升机应急救援任务训练的实际飞行训练成本高昂、危险性大,以及灾害及救援环境难以复现,因此航空救援机组缺乏安全有效的训练方式。
为填补技术空白,并为航空救援机组提供有效的训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工信部项目为平台,成功开发了面向森林灭火、医疗救援、地震搜救、山区救援、海上搜救等协同训练的虚拟现实仿真系统。该系统由多台支持协同任务的多功能应用端组成,支持救援任务场景的快速构建,并支持飞行员、救援人员等多个角色共同模拟直升机应急救援任务过程,支持教员实时对任务过程进行评估。目前已在北京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等一线救援单位得到了实际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本项目开发的航空应急救援虚拟仿真协同训练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专利6项,已授权专利3项,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为航空应急救援人员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随着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的发展,航空应急救援机组人员越来越多,相应的协同任务训练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因此该虚拟仿真训练系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航空应急救援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实现知识产权转化后,将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关专利针对直升机应急救援机组人员协同训练的需求,实际飞行训练成本高、危险性大,以及灾害及救援环境难以复现等难题,提出了一种直升机部件骨骼化动态可视化仿真方法、一种实时贴图渲染的动态电子仪表仿真方法、一种针对直升机应急救援任务的训练方法和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解决了直升机应急救援任务程序训练系统的研制问题,实现了对机组人员的多任务、协同化、低成本训练,在机组资源管理、任务程序训练、教学评估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